泥鳅养殖基地里面有自己的一套养殖管理方法,不然他们也没办法把泥鳅养殖的这么好,因此本文就说一下泥鳅的养殖管理方法。
**、苗种选购
泥鳅养殖基地里面所使用的泥鳅苗种都是就近从周围的一些良种繁育场购买尽量的,他们会挑选那些没有病没有伤、行动活泼、规格整齐、体质强壮的种苗去进行放养。一半一亩地里面可以投放300尾的泥鳅苗种,重量大概在三百公斤。
第二、种苗消毒
放养泥鳅苗种之前必须要用4-5%的食盐水进行浸泡,而且需要浸泡5到10分钟才可以消毒干净,也才能够降低发生水霉病的机率,现在较常使用的降温方法就是运输,所以泥鳅养殖基地会在放苗的时候加一些水来进行缓冲状况的处理。
第三、水色调整
泥鳅池塘水色较好是黄绿色,他们的透明度必须要达到20到30厘米,如果泥鳅池塘里面池水的透明度大于二十五厘米的时候,就要赶紧追加一些**肥了,如果泥鳅池塘里面的池水透明度已经比20厘米小的话,则应该停止或者是减少施加肥料了。
第四、及时施肥
一般泥鳅池塘每隔半个月就需要进行一次施肥,每一亩池塘里面可以施加一次**肥,每一次是施加十五千克,当然也可以按照池塘水色的具体情况在里面施加2.5千克的碳酸铵或者是1.5千克的尿素,通过这种方法来让泥鳅池塘里面的池水保持黄绿色。
在进行苗种的投放之前,已产生有很多的浮游类微生物,这些都是泥鳅的**饵料。**饵料之外,还需要人工配合的饲料。投喂应当是固定的地方,每两小时喂一次,视情况增加投喂量。
投放的苗种要强壮,且规格要均匀,应在4到6厘米为宜。过大过小,都有不利的地方。当鱼苗到达了现场,先适应水温,之后再放入到池塘内。有条件的,可以在放入大头鱼、鲫鱼等种类进行混养,提高养殖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