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养殖户不懂人工繁殖,在当地采购,但很难采购到大量的**鱼种,一些公司就会把他的所谓的“优良”品种介绍给你(实际上也是采购的**泥鳅,而且比商品鳅价格高很多)。介绍他的品种如何优良,如何长势快且喂养饲料少,成活率高,从而利润空间很大。我公司在采购过**泥鳅饲养后发现采购价格切不可**商品鳅价格,否则没有利润可言(现在搞人工繁殖鱼苗,成本大幅度降低,利润可观)。当养殖户采购**鱼种时要挑选体格健壮,性成熟的商品鳅以增加培育效果。但都是不可取的。鳅苗目前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何来优良品种,所谓的“优良”品种,能够创造很大利润这只是炒作公司的一种牟利欺骗行为。
当然,也不能否认,较近几年,一些刚刚学会繁殖泥鳅水花苗的人,在泥鳅水花苗培育方面,还没来得及实验、钻研,就急匆匆的开始卖泥鳅水花苗了。泥鳅养殖户如果在这样的繁殖场买了泥鳅水花苗,回去一个苗也养不活,是有可能的。
这种会繁殖、不会培育的场家祸害泥鳅养殖户,只是个案,并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 买泥鳅水花苗,养殖户们应该选择泥鳅苗繁殖规模大,泥鳅水花苗培育技术成熟的场家。不能光看广告吹,自己要学会判断。你判断对了,就选对了,你就会轻轻松松成功。你判断错了,选错了,你注定就要失败。你失败,不代表“泥鳅水花苗养不活”。
真正的泥鳅养殖业,本来就如同养鱼业一样,应该从水花苗养起,这是正道。因为水花苗成本低,买卖价格低,人工养殖**投资小,养成成品后,苗的成本低,能为养殖户创造更多的效益。
但是,“泥鳅水花苗养不活”这一谎言的出笼,把非常正常的养殖环节,糟蹋成不正常的环节。把根本不能用于人工养殖的**泥鳅苗,变成了人工养殖的主角。
而目前国内市场上所售的**泥鳅苗,都是千千万万农民用电瓶零零碎碎从野外打上来的,有的经过多天的囤积,有的经过很多环节的筛选、倒腾、周转、运输,外伤、内伤严重,这种苗,养殖户买回去放养,怎么可能有好的成活率?怎么可能健康生长?怎么可能产生好效益? 泥鳅水花苗真的养不活吗?不,泥鳅水花苗养殖,只要在池塘培育环节把好几关,成活率是很高的,如:1、清塘用药要合理;2、饲料要对口;3、水深要要恰到好处;4、水质要调好;5、进水、出水要过滤,等等,这些都过关了,泥鳅水花苗成活率达到50—60以上是不成问题的。
泥鳅在水花阶段的较高成活率是多少?
我搞泥鳅*六年了,做繁殖也是*五年了。水花存活率不是一概而两论的,四到六月份水花到转肠道呼吸存活率在40左右,六月份过后气温高存活率在二十五左右。但这也不是**的 同段时间 有的的塘高些 有的塘确不高
二、培育饲料生物(肥水)
注水后,每亩施发酵过的**粪肥200-300千克。泥鳅苗下塘前3-4天,可以泼洒豆浆和蛋黄培育**饲料生物,平均每亩每天泼洒2.5千克大豆磨成的豆浆。形成洄水(广东称肥水),这能繁殖出大量的水中微生物(广东统称“水蛛”),这能让水花有东西吃,*生长。
泥鳅水花苗引进之后可以直接放入池塘养殖吗?
**,泥鳅水花和寸苗该放多少,其实很重要的原因是要根据个人池塘的养殖条件而定的,数据上没有一个定论。常规方式下,水花的放养密度在每平方米约1000~1200尾左右,折合每亩放约50万左右,这要根据个人的养殖经验以及池塘环境决定。
*二个就是泥鳅寸片的放养密度,基本上而言放养寸片的成活率相对于水花而言会要高一些,每平方米放养3厘米以上的泥鳅苗约60~100尾不等,折合每亩放4到6万尾泥鳅寸苗。
怎么培育闽台泥鳅苗?
刚孵化出来泥鳅幼苗我们称之为水花,在水花出生1-2天后就可投放到鱼塘或者鱼池中进行培育,让水花成功度过幼苗期成长为寸苗,这一过程广东的养殖户喜欢称之为“飙[biāo]苗”“飙花”“飙水花”。寸苗规格达到3~5公分就可以出售给别的养殖户进行成品鱼的养殖,或者自己分塘养殖。
一、清塘消毒
用尼龙密网将鱼塘整个围起来,用于防青蛙、老鼠、蛇等虫害。投放水花前10天保留池水10-15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150-20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包括池坡,用于杀死敌害生物。清塘2天后经过滤注水50厘米深左右。泥鳅苗下塘前2天用密眼网拉空网,用于防鸟食和蜻蜓水中产卵(蜻蜓幼虫对泥鳅水花危害较大,具体请看《蜻蜓幼虫是闽台泥鳅培育种苗的头号天敌》)。检查有**害生物,若有须重新清塘。